卷首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双驱双环、八维融合”育人模式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而基于专业群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匹配的关键。针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群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落后、多主体
办学与管理 | 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内涵特征、体系建构与实现路径 摘 要 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智慧校园”的过程样态,具有变革性、全局性、迭代性的本质特征。基于以转换和融合阶段为主、智能阶段为
办学与管理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新探:PPP模式的应用 摘 要 对我国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困境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构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层面找到真正有
办学与管理 |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四联动·三融合·五对接”育人体系构建 摘 要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与使命,更是全面提升国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鉴于此,构建企业、职业院校、政府、社会“四联动”框架,以实现全员协同育人;构造城乡职业教育、产教、课
德育与心理 | 从无序到有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与路径 摘 要 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既是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孤军奋战”问题解决的现实需求,更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身心并修”个体之人与“德才兼备”社会之人的战略举措。然
德育与心理 | 学生本位视角下中职学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学生基于学习体验对于中职学校的满意度反映了中职学校教育质量。依托江苏省领航计划50所中职学校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中职学生学习投入对学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职学生的学习投入与学校满意度自我
德育与心理 | 特征与调适:高职院校在线学习者画像研究 摘 要 利用在线学习者画像模型,从一般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习得表现四个维度对高职院校在线学习者给予精准画像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资源访问、交互协作等
德育与心理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职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实证研究 摘 要 学习投入是高职学生学业获得的前提条件,受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体的双重影响。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入学动机量表、专业承诺量表与学习投入量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所职业院校1161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
课程与教学 | 中职学校教师新形态教材价值感知、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实证研究 摘 要 新形态教材开发和使用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引入价值感知、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三个变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SPSS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中职学校教师新
课程与教学 |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如何凸显类型教育特色 摘 要 职业教育的类型化发展离不开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课程建设需要从基础性地位出发,同时凸显终身性、职业性、协同性三大类型特征。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课
平台与资源 | 技术赋能的高职教学资源:学习情境、技术感知与质量提升 摘 要 教育技术赋能高职教学资源,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据高职教学资源和教育技术需求,构建数量充足、资源丰富、技术便捷、场景贴切、效果显著的学习情境,提升教学资源的吸引力;根据教育技术发展特征
评价与诊断 |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改革路径探析 摘 要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职业综合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与职业教育领导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政行校企(园)办学合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成效体现在四个
评价与诊断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质量评价研究 摘 要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创新,是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一种制度设计。开展书证融通质量评价是进一步保障该制度稳步推进、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