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新趋势 近年来,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探索的步伐不断加速,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新趋势正在形成。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
专题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 |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国际化:SWOT-PEST模型分析与路径研究 摘要: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乘着”鲁班工坊“出海”,成为与合作国分享先进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并展现出探索更加广阔的国际化道路的巨大潜力。通过应用SWOT-PEST模型分析,EPIP
专题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 | 驻非中资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非合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参与到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但在参与过程中,出现员工技术能力欠缺,中资企业人才需求与当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匹配现象。以埃塞俄比亚
专题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 | “一带一路”倡议下贵州—东盟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国家搭建起跨境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框架。文章通过分析与透视西南边境跨境旅游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与瓶颈,厘清贵州—东盟跨境产教融合模式,提出推动贵州省旅游企业
专题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探析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成绩斐然,但也存在项目数量增长不及预期、区域布局过于集中、专业开设与产业发展不完全匹配、办学模式比较单一等明显不足。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为促进职业教
专题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 | 从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看广西高职的发展 提要: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作为战略发展关系的重要方面,对参与各国的教育和经贸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哨和基地之一,与东盟合作紧密、交流频繁。为此,广西高职
区域聚焦 | 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命题研究 摘要:中职职教高考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选拔性考试,考试命题在选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以江苏省为例,通过问卷对3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用SPSS工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
职教管理 | 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选择和实践向度 摘要: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需要克服内在动力不足、类型特色不明显、管理主义倾向严重等问题,根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不同主体的需求和认知做出价值选择,通过明确实践方向、调节内在秩序、提升治理效能等方式,
职教管理 | 基于成人学习特征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研究 摘要:面对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新时代对人才素质、人才能力要求的提升,职业培训领域亟需教育评价变革。学生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点之一,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一种适应成人学习者特征的评价策略。在充分反思职
职教改革与发展 | 从中期绩效透视“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摘要:“双高计划”是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工程,首批“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周期已经过半,中期绩效评价工作也已按时完成。基于中期绩效剖析国家级“双高计划”A类10所高职学校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
职教改革与发展 |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摘要: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依托实体,阐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从三个维度、三个角色、三个形式来论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详细剖析,进而提出转
师资培养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人工智能的出现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也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转化学习理论强调立足原有经验展开的批判性反思及与他人的理性交谈对成人适应新环境的重要价值。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视角,构建人
课程与教学 | 新工科背景下“综合电子设计”层次化实验教学探索 摘要:“综合电子设计”实验教学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运用层次化教学思想,优化实验项目布局,基于新技术和行业背景开发新型实验项目,改革教学手
课程与教学 | “发酵工程”课程“理论—仿真—实操”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发酵工程”是生物制药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程。发挥仿真实验教学的链接作用,“理论—仿真—实操”的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学成效分析显示,该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较与借鉴 | 在历史变迁和多维比较中探寻职业教育立法的规律 摘要:法制建设是保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欧美四国职业教育立法:路径·机制·模式》(荣艳红著)一书立足于民族国家,从现象和历史视角展现了德、法、英、美四国职业教育立法“是什么”“从哪里来”,从
比较与借鉴 | 职业教育如何增强“教育性” 摘要:职业教育的属性之争是持续关注的热点,增强“教育性”是职业教育的本真回归。为应对发展困境,英国以托尼范式为基本指导,在新职业主义背景下开启改革,持续至今。以核心技能为引领,依托证书课程和T l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