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 2022年4月2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发,创新性地提出技能型社会。技能型社会就是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为落实新职业教育法,10月7日中共中
专题研究·技能型社会建设 | 建设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工教育的发展定位研究 摘要:建设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当前技工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甚至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技工教育存在必要性的反思。为回应上述质疑,研究阐述了技工教育在建设技能型社会中的价值需
专题研究·技能型社会建设 | 我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的“放管服”改革背景分析 摘要:“放管服”改革是我国为适应经济体制变化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为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提供了保障。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我国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提出
专题研究·技能型社会建设 | 新业态下职业教育推动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研究 摘要:新业态下,个体对市场需求反应更为迅速,对职业技术技能需求更为迫切。文章运用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客观分析个体、企业、院校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通过分析理性人“利己”的职业教
专题研究·技能型社会建设 | 走向“技能型社会”的跨学科对话 摘要: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从产业发展的维度,比较“学历”教育,企业更需要“学力”教育;从职业教育适应的维度,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迫在眉睫。在走向“技能型社会”进程中,从
区域聚焦 | 苏州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适配度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地方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的适配度。基于苏州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
职教管理 | 专业群视角下基于STEAM理念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专业群建设是我国实现“双高”计划的重要途径,而专业群建设必然带来课程领域的模块化重构,建立与模块化课程相适应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我国“双高”计划最终实现的落脚点。借助STEAM课程教学的设计原理,
职教管理 | 高职ICT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三教改革实施焦点,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针对ICT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传统路径依赖
职教管理 |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群逻辑、问题表征与发展方略 摘要:“双高”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类型教育特色,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主要路径。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在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现实需求,构建高质量专业群,需厘清其中的产业结构
职教改革与发展 |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背景下专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具有辐射引领、创新网络、动态平衡等特征,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创新发展与示范效应。目前,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仍存在专业结构调整引领性不足、关联性不足、创新主体的协同性不足
职教改革与发展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与行动路径 摘要:在工具理性的长期影响之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停留在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层面上,“单向度”和“低质量”的服务输出难以在人工智能时代赢得优势与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
教师与学生 |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走向、本土诉求与路径选择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新科技革命推动教师专业“新发展”、终身教育加速教师角色“新转变”、职教改革再造教师发展“新动能”以及多样化生源提
教师与学生 | 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职业院校学生评价改革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到来,改变着职业院校的教育生态,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学生评价是整个教育和教育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应顺应时代发展,重新定位学生评价的角色,充分
教师与学生 | 高职专业趋同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摘要:高职学生就业受到专业结构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重影响。通过对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趋同分析,发现专业设置趋同缩小了同类院校间的专业差距,促进了大区域性、分散式的就业格局,但却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弱化了
课程与教学 | 基于EPIP教学模式的“无人机技术应用”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无人机技术应用”课程以无人机设计、制作、操控、检修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无人机技术,理解无人机相关知识,掌握无人机操控、检修技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针对无人机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基于课程
课程与教学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EPIP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 摘要: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文章基于鲁班工坊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汽车
比较与借鉴 | 韩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措施 摘要:在韩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为经济产业发展培养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韩国政府为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颁布了《终身职业教育实践创新方案》,将现有的职业教育从以学龄期为中心转换为以终身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