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2022年第14期

鸭绿江

鸭绿江2022年第14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1946年12月,《东北文艺》,即《鸭绿江》的前身诞生。《东北文艺》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这些作者中的很多人都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如周立波、赵树理、肖军、舒群、白朗、刘白羽、宋之的、戈宝权等。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文艺》先后更名为《文学丛刊》、《文学月刊》、《处女地》、《文艺红旗》。许多5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诗人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文革结束后,刊物重新命名为《鸭绿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

目录

小说 | 吃播大嘴

我们都叫他大嘴。因为他制作了一档美食节目,并且亲自主持,叫《大嘴美食榜》。他的嘴算不上特别大,不过嘴唇很厚,有点向外突出。在做这个节目之前,没人拿他的嘴说事,但是有这个节目之后,就再也没人管他叫栗冲锋

小说 | 老许寻人

“难道,我的寻人计划真是错误的?”老许满脸疲惫,原本炯炯有神的单眼皮荔枝眼,竟然糊了一层膜似的暗淡。花白的头发在灯光的微晃中,透出几分沧桑。明仁沉吟了一会,对这位比自己年长的老部下说:“我没觉得错,只

小说 | 麻辣烫的麻辣烫

宋美好那天突然问我,老白你陪我去趟辽化呗?我说干嘛啊,大老远的。宋美好说想去找点东西。我满脸狐疑,正挑起一筷头子麻辣烫,吹了吹,放嘴里。她说,我把魂儿丢那了,想找回来。我一着急,呛了一下,一根粉条儿溜

姚宏越小说小辑 | 纪念

我家养过几条鱼,换水和喂食都由我媳妇负责,我从来没管过。直到有一天其中一条死了,我就告诉我媳妇把它捞出来扔了。晓萱一边捞,一边不无感慨地说,就它平时吃得最多。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它们是一样的。一支业余足

姚宏越小说小辑 | 这一次我可能心软了

如果你是一支业余足球队的队长(当然这种概率非常低,低到大部分人都不需要知道业余足球队的队长是干什么的),你就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球队要有足够的替补,尤其是那些关键的位置,比如守门员。优秀的业余足球队队

散文 | 一朵开在心中的格桑花

尽管已经完成六年援藏任务,但记忆常常定格在海拔4600米的西藏羌塘 定格在缺氧时紫绀的嘴唇、紫外线晒黑的脸庞 定格在生命的临界、生死的瞬间 定格在山洪暴发、进退无路的绝望 定格在阿爸阿妈大爱无私、对万

散文 | 母亲

“长眠在这片黑土地里的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这是诗人、画家、书法家林声为我敬爱的母亲于蔼兰墓铭碑撰写的碑文。这短短的一行字是母亲一生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母亲的辞世是深深埋藏在我心里难以愈合的痛。

散文 | 刘家山顶的水

崮,是个很有意思的山体地貌。别的地方有没有,有多少,我不太知道,但沂蒙山区很常见。长得好好的山,快到山峰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突然陡峭起来,极端者居然直立成难以攀爬的九十度角。山顶又是一片平坦的天地,形成山

非虚构 | 李向阳的幸福晚年

1983年,我在通化工作,因公出差上海,回程时绕道回趟我的老家——山东文登李家夼。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已经分田到户,吃穿不愁,家家户户顿顿饭都吃上了细粮,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最使我欣喜和震

诗歌 | 那么多雨水如棉花(组诗)

那么多雨水如棉花被月光照亮的雨水,被雨水点亮的身体被身体摇晃的水洼……往事记忆一半,突然断片回到黑暗中的人,依然停留在一场雨中雨水把夜色灼伤留下湿漉漉的花边桃树桃树怀抱内伤,时令还不晚我站在她面前学习

诗歌 | 自由落体(组诗)

白露之后白露之后,冬天就临近了雾蒙蒙的天空犹如朦胧诗在一个人的心里折射出回声落叶以平常心淡出我的视野仿佛每一缕风都试图抓住一点什么却被夜露打湿了脆弱的翅膀这时候假如可以透过陈年旧事找到一些不曾消失的诗

诗歌 | 与自己对弈(组诗)

数灯住在这里十几年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午夜难以入睡时就坐在窗前数对面楼上的灯有些灯数着数着就熄灭了像昙花,在黑夜的枝条上一朵又一朵凋零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熄灭的灯突然亮了一下又熄灭了数来数去,如果最后还

诗歌 | 和花相见(组诗)

几朵芍药几朵芍药在眼前颤动每个花瓣都在我目光中绚烂这是早晨我的第一枚收获它在填补我昨夜的空荡记得我家庭院曾开满芍药它的芬芳脉脉如流水一波一波的人赞不绝口今年来了明年还来沉默的日子芍药被一提再提它很会安

诗歌 | 兰花上的马蹄(组诗)

草原之晨是否可以这样计算和描述从一棵草到另一棵草的距离,是五公分从一匹枣红马到另一匹白鬃马的跨度是一阵迅疾且冷冽的风从昨天的我,到今天的我中间隔着一整座黑夜但我们共同吐纳的空气已有了秘密的更替,小蓟花

诗歌 | 别说(组诗)

别说别说无路可退,别把逃避或顺从叫作前进,别说只是遇见,只是一一把他们错过。光交融夜,晕圈生于低空,别一起模糊了父亲,母亲。雨水玲珑,迷离层纱隔开广播和天外世界,巨雷霹雳和乌有橡树。别探知视光的反照与

诗歌 | 中年(组诗)

大眼睛除夕夜只有我一人在街上叠着脚步叠着冷清脚步有习惯性方向目光也是高处的两个红灯笼温温柔柔多像一双大眼睛人间我快八十岁的妈妈去看她早已不止八十的舅妈还招呼来不知躲在哪里的亲戚们他们的谈话就像脚步慢一

谷川俊太郎诗歌小辑 | 米寿(组诗)

裸体的诗脱掉文字赤身裸体诗进入心灵的房间外面正刮着风房间里的空气却很平静诗用平静的声音喃喃自语意思无声地像雪一样飘落在地板上立刻消失诗的裸体很美但当你凝视时它就会变得模糊隐身于风中簌簌作响的树林包裹住

谷川俊太郎诗歌小辑 | 诗为自画像:谷川俊太郎诗歌管窥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注意到《谷川的诗:谷川俊太郎诗歌总集》封面那张朴拙可爱的诗人肖像画,这个文本并非偶然的巧合,实为作书人匠心独运,以视觉的形式,隐秘而巧妙地与诗人的诗观、诗作达成文心之汇通。对诗人谷川俊

文人遗札赏读 | 端木蕻良的手札

周立民《躺着读书》一书,曾有端木蕻良与箫红在一起讨论书法的细节。应该是1938年,端木蕻良与萧红在西安,有一天两个人心血来潮,去西安碑林游玩。在集王“圣教序”碑前,端木讲起它的由来,怎么集字,如何传世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