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沿 | 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东西部差异研究 摘要: 根据2022年开展的“高考改革问卷调查”数据,选取东、西部地区“3+1+2”高考选科模式的15 187份高中生有效问卷,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探究地区差异及影响其
教育前沿 | 普及化背景下跨省域高等教育欠发达片区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 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四个跨省域欠发达片区,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规模较小、高等教育重心偏低、高水平高校少和高等教育人口较少等方面。跨省域高等教育欠发达片
教育基本理论 | 时代新人培育中伦理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 摘要: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以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文明,影响和塑造着中国社会道德的进步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时代新人肩负着发扬中华伦理精神、延续中华伦理文明、推进伦理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中华
教育基本理论 | 学科的三维视界及新学科建设进路 摘要: 在现代大学发展史上,学科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经历了从原初的混沌到具体分化再到交叉、渗透、融合应用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作为“知识”的学科、作为“组织”的学科和作为“规训”的学科等多重形态。从20世
教育基本理论 | 元宇宙赋能高等教育:价值意蕴、潜在挑战与 纾解路径 摘要:元宇宙是一种整合多种新兴智能技术、实现虚实共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数字化社会形态。元宇宙的“高沉浸感”能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开放创造”能够构建自由化学习环境,“虚实融合”能够创设即时性交互空间
高等教育管理 | 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摘要: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呈现出国留学人数与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长、共建模式和卫星模式快速发展的显著特征。然而,当前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存在
高等教育管理 | 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 基于我国5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理、工、农、医学科的办学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8~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这一关键时段内高校
比较与借鉴 |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的内涵特征与改革路向 摘要: 选取美国拥有成熟学术晋升制度的6所R1类和5所R2类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所获得的45份文件展开分析,并补充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进行阐释,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具
教育史研究 | 施莱尔马赫的大学观及其对现代大学的影响 摘要: 施莱尔马赫的大学观主要体现在他为创办柏林大学而撰写的《关于德意志大学的思考:附论将要建立的大学》一文中。在该文中,施莱尔马赫全面论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大学的形象:这种大学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也要
教育史研究 | 近代湖南大学的体育发展历程及特点探析 摘要: 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近代中国社会各界的活动完全围绕着救亡图存、兴复中华的主题展开,其中体育救国的呼声尤为高涨。在救亡复兴的历史背景下,近代湖南大学的体育经历了初步探索的萌芽阶段、多元融合的发展
书院与现代大学 | 高校书院制改革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摘要: 高校书院制改革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探索,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密切相连。当今高校开设的书院在层次、时空分布和功能模式上呈现三大特征:高水平大学是书院制改革的主力军;书院数量逐年增加、地域分
书院与现代大学 | 戴钧衡与桐乡书院教育 摘要:桐乡书院是道光二十年(1840)戴钧衡、文聚奎等人在桐城北乡孔城创建的一所书院,其创建是桐城各地在教育上争奇斗艳、不甘落后的结果。为了表明教育导向,引导生徒合理学习,也为生徒学习提供保障,戴钧衡
民办与高职教育 | 我国职教高考制度的行动逻辑、面临问题与优化策略 摘要: 职教高考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和地方条例等为实施职教高考制度提供了顶层设计,明确了职教高考的改革方向。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探索职教高考制度的演进逻辑、政策逻辑和现实逻辑,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
民办与高职教育 | 大学科研育人: 立德树人与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起系统谋划,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大学是探究高深专门知识的场所,从19
民办与高职教育 | 高校文学教育对德性培育的观照 文学即人学,人的培育离不开文学教育,人的德性培育即人的道德品性培育更离不开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之于人的成长历程、认知维度、价值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和国之栋梁的培养阵地,其文学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