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研天地》以“强化理论色彩,突出探索意识,推动创新教育”为宗旨,创刊近50年来在我国中语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所刊载内容囊括了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和教改的各个方面,有大量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

目录

名家访谈 | 在耕耘中开拓

胡亚敏,女,195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7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任学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文本解读 | 史铁生真的不写父亲吗?

摘要:中小学语文界在史铁生作品教学中存在“史铁生只写母亲不写父亲”的观点,并对“史铁生为何不写父亲”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严重地误读了史铁生及其作品。对此必须进行质疑和辨正,方能正确解读史铁生及其作品,

文本解读 | 基于“诗法”的解诗策略举隅

摘要:高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读懂”是关键,“读懂”其实就是会解诗。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并没有太强的古诗创作论意识,他们带领学生解诗的路向多基于文体共性,缺少对古诗文体特殊性的审视,学生由此很

文本解读 | 鲁迅小说中“分裂”的艺术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的解读不应局限于单篇文本,而应该扩展为主题性群文阅读。与以往过于偏重小说“分裂”思想的解读相比,还应该专注于构建思想与艺术之间的关联,从而全面理解以《孔乙己》为代表的鲁迅

聚焦与思考 | 教学解读的主体性及其实施策略

摘要:“教学解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过程中凸显了学生这一核心要素,强调其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教学解读”的主体性特征还体现在各要素之间形成紧密的联动和整体,通过对文本的有效解读,

聚焦与思考 | 学习任务群作业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摘要:学习任务群教学突出强调语文课程结构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内在逻辑的遵循,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是真实的学习情境、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在促进完整的任务驱动、构建完整的作业课程、实现学

聚焦与思考 | 实现古诗审美意义弥合的“词语”视角

摘要:古诗教学常在寡淡的应试分析中致使审美性缺失。运用互文阅读,打通关键“词语”到“文本空间”的路径,诗歌背景、形象、意脉、情志方面都可以超越解释,突破遮蔽,实现诗歌阅读中审美意义弥合与深化。关键词:

教材 | 从《傅雷家书》到《经典常谈》

摘要:《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中由《傅雷家书》更换成了《经典常谈》,选文的变更使本单元的选文主题更加统一。《经典常谈》展现了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呼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教材 | 从课文的细微变化看编者改动意图

摘要:《济南的冬天》属名篇无疑,但因它是教材编者根据老舍的《一些印象(四、五、六、七)》“拼凑”起来的一篇文章——标题也是编者“加”的,因而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是很自然的。课文注释中就出现了“有改动”或

课堂教学 | 学生立场: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

摘要:长期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包办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学生充当“看客”角色的问题,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为此,语文教师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适切的阅读学

课堂教学 | 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语文单元化作业设计

摘要:概念性理解是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根本追寻,单元化作业设计是落实大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为推动大单元教学提质增效,教师可以从学科概念性理解出发,通过分解单元教学目标,评估学生概念性理解等举措设计单元

课堂教学 | 组织教育人物访谈 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是学习活动单元。由于高中生在校时间长,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较为困难。因此,我们组织教育人物访谈及撰写人物志、调查报告等学习活动,既落实单元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 | 新课标下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管见

摘要:选编入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古典诗词作品不仅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意蕴,还蕴藏着先人的品格操守、志趣情怀。古典诗词教学,应让中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中

课堂教学 |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低年级写话训练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让他们从小愿意写话,爱上写话,对今后习作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当下写话教学普遍存在的不足,解读了统编教材关于写话教学的编排特点,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今后如

名师手记 | 深文浅入,分步读出故事的思想

《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被编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这篇文章是新选入教材的,以前从没有教过。文章只有一段,讲了“五石之瓠”的故事,但要真正理解故事背后的思想,却存在很大难度的

考试与评价 | 《秦琼卖马》同题异构复习备考课堂点评

摘要:小说备考课要以读懂文本为前提,以一课一得为目标,以严密的教学设计为核心,通过情境化问题,推进深度阅读,最后及时教学评价、反馈。关键词:读懂文本 备考知识结构化 教学设计 逻辑关系 教学评价同课异

写作 | 时事拓展阅读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高考作文命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写作时常用社会热点事件作为论据。选编时鲜材料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发放给学生不失为一种推动议论文教学的好方法。因此,明确开展时事拓展阅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拟定

写作 | 2023年高考作文的关联性和作文习作策略

摘要:2023年高考语文七套卷中的八道题目存在着“你”的角色和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共性关联,也存在着故事、驱动力和成长方面的立意交叉关联。通过对共性关联的分析总结出规律性习作策略,教考衔接,引导教

写作 | 写作意图到内容发展的过程“倒推”

摘要:习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的难点,日常习作中经常出现大篇幅和大面积的“流水账”作文,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降低学生习作压力,本文从一种“独特”的路径着手,从写作意图/中心主旨的方向出发,“倒推”作

语言 | 译文问题与审美偏差

摘要:2019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四季之美》源自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枕草子》。虽然卞立强译的《四季之美》语言优美、广为流传,但却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日本四季审美意识的误读,不

语言 | 论高中新教材古诗文中的酒器“尊”“杯”之异同

摘要:文人爱饮酒,他们使用酒器也很讲究,不同的酒器蕴意不同,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他们的诗文作品当中。在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里出现的酒器中,“尊”“杯”最为常见,但他们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从这两个

经典案例 | 东晋文人的“困境”与“自救”

执教:陈孝荣,江苏省盱眙中学教师;专家点评:陈淮高,江苏省清河中学教师。【设计背景】1.教材分析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有六篇散文,有的至情至性,令人感佩,有的理趣盎然,发人深省。在学习

博硕论坛 | 大概念视角下语文学习目标设计

摘要:大概念是设计语文学习目标的重要导向。大概念视角下语文学习目标设计以“大概念”为核心,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整合,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据此,用大概念来指导设计语文学习目标,可以采用结合课程

博硕论坛 | 语文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三维探究

摘要: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建构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当前语文朗读教学已经出现教学与教学评价失衡现象,亟需建构与新时代、新课标相匹配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明确朗

博硕论坛 | 立足小生活,凸显大格局

摘要:双新背景下,高考语文命题也呈现出新趋势。文章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作文部分,发现这四套试卷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特定情境为载体,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