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推进 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 2023年7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到2025年,建成300个左右全国性实践中心
现场工程师专题 |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何以可为与何以作为 摘 要 面向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既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亦是优化人才供给结构赋能制造强国建设、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所向,
现场工程师专题 |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是怎样炼成的:基于一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案例分析 摘 要 现场工程师强调以经验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解决真实职业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为核心,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其培养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张家港分院和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
现场工程师专题 | 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徒培养标准构建 摘 要 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徒培养标准构建,有利于增强高职教育培养符合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校企合作不深导致对学徒培养标准不够重视、学徒培养标准与产业数字化岗位标准对接不足、学徒培养
办学与管理 | “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 摘 要 “双高计划”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新政策,其对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的效果亟需得到验证。通过采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385所高职院校201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
办学与管理 |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研究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三大课堂逻辑序化不清晰、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受众入脑入心不深刻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包括“课堂、专题、信息、实践”四大关键要素,
专业与产业 |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性实证研究 摘 要 专业设置是否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是制约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前端因素。基于对浙江50所高等职业院校(包含2所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浙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匹
专业与产业 | 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摘 要 特色专业群建设作为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承载着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针对“海派非遗美食+预制菜”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专业群特色化聚焦、校企双集群联动的思路,上
课程与教学 | 数字生态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究:整合性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 摘 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数字生态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生态具有互联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智能性,其核心构成包括知识体系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质量
课程与教学 |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 摘 要 产教融合催生出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新生态。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应具备三个维度五个方面的特征:思政融合,实现价值引领;市场导向,强调职业特性;
课程与教学 | 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特征、原则与优化策略 摘 要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加强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教学内容的方向引导性、教学过程的复杂多端性、教学手段的全媒体融合性是职业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时代职业
德育与心理 | 中职生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摘 要 专业承诺是衡量个体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为探求中职生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的关系,将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学校参与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的作用机制中,构建有调节的中
评价与诊断 | 岗位胜任力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增值性评价研究 摘 要 增值性评价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12所样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2018-2022年期间岗位胜任力进行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得出:相较于结果评价,增值
评价与诊断 |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精准测评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课堂教学评价能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评价体系是否科学、规范、可行。通过对18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标准无职业教育特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