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 | 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如何发挥龙头作用? 摘要:围绕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如何发挥龙头作用,《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马陆亭在题为《在支撑国家发展的教育科技人才统筹中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文章中谈到,在支撑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发挥高等教育在全面提高...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栏 | 发展素质教育:新时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摘要:“素质教育”是兼具政策性和学术性双重属性的概念,是源于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实践的原创性概念。素质教育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是人才培养思想与教育发展思想的有机统一。新时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凸显了教...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栏 |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 摘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两大核心支柱,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教育领域呈现出科技教育蓬勃发展,人文教育却渐趋式微的态势。本研究聚焦于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演进脉络,旨在深入剖析二者协同发展...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栏 | 构建“人文实验室” 回应AI时代挑战 摘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更显得急迫。本文提出“人文实验室”的价值主体在于人文教育、主要内容在于人文要素、依托场域在于校园环境、理念在于共享场景、核心在于跨学科性的价值内涵。AI时代构建“人文实验室”有利于解决学生心智培养不足...
高教管理 | 行业高校特色发展的注意力配置与政策工具使用研究 摘要:基于有限理性决策者注意力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运用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11所行业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行业高校特色发展注意力配置和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研究发现,11所行业高校均将特色发展作为基本办学思路,但特...
高教管理 | 制度创业: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的先行路径 摘要:高校要实施与推进有组织科研离不开制度改革与创新,而现实情境中,高校有组织科研在落地过程中会受到制度同形的干扰,且面临着各类制度协同度较差、自身制度变革能力较弱等制度困境。制度创业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制度先行的路径,从制度创...
学科与专业 | 高校新工科创客教育的影响机制与实证分析 摘要:如何推进新工科创客教育,是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究其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此,构建了一个由4个主维度与8个次维度组成的带有双调节作用的中介模型,考察了创客运动在创客空间...
课程与教学 | 基于DeepSeek的智能评分:效度、信度与可行性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报告为研究资料,选用DepSeek作为智能评分工具,对其在文本评分中的效度、信度与可行性进行评估。通过与专家评分结果的对比,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t检验和分位数比较等量化研究方法,分析了DeepSeek在评...
课程与教学 | 新文科人才数字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深刻地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适应力,特别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在传承发展中开辟新的学习范式、在通达跨界中促进文理的交叉融合、在智能链接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趋势。面对高等教育数字...
课程与教学 |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水课”:“水”从何来与去向何处 摘要:“水课”是当前高等教育场域中课程教学存在的一种消极现象。基于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视角,高校“水课”主要有三方面的成因:高等教育场域中场域的初现端倪、资本的动态失衡和惯习的不良发展。因此,增强高校场域异质互通性、推动校社协同发展,深化资本...
比较教育 | 发达国家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创业生态 摘要:大学衍生企业作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通的载体,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多样性和创新活力,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衍生企业的成长过程既符合初创企业生命周期的共有规律,也呈现出战略目标转向关注价值共创,组织架构...
比较教育 | 政策过程中的高校智库:“内部多元主义”视野下的探索与反思 摘要:为厘清高校智库与政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以美国“外部多元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智库建设为观照,深入研究了中国“内部多元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智库建设。本文融合高等教育管理学与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高校智库及其跨学科合作网络在政策过...
教育史研究 | 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校院关系研究 摘要:国立北京大学作为民国时期最早国立化的大学,其办学历史贯穿整个民国时期,办学成绩斐然。研究它的校院关系,不仅可以借此窥见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内部治理面貌,还可为今日我国大学的内部治理提供一定镜鉴。具体来看,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院组织经...
高校思政 | 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拟像化的虚拟教学情景打造出沉浸式体验学习样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人机对话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度、意义广度和时空广度;技术提供的全景视角可以提升思...
高校思政 | 液态的连接:数字化时代高校融媒体立德树人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创新 摘要:高校融媒体是高校信息传播的网络新单元和立德树人的智慧新平台。液态连接是数字化时代高校融媒体的重要特征。新时代高校融媒体建设要坚持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逻辑、基于智慧思政的技术逻辑和基于关系重构的传播逻辑,借助媒介深度融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
劳动教育 | 知识·社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生成逻辑 摘要:知识、社会、学生是劳动教育课程生成的三个基本变量。劳动教育课程生成遵循知识的生产逻辑、社会的需求逻辑、学生的成长逻辑等三重逻辑。劳动教育课程生成的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三重逻辑的耦合具有普适性,且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生成的依据、目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