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红楼梦》里的“跨学科“ 《红楼梦》是一部公认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名著,它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它似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学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它是跨学科的典范。《红楼梦》里的烹饪学。据统计,《红楼梦》全书共有186道美食,原料综
前沿 | 发现—发生—发展: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单元习作练课堂” 【摘  要】“单元习作练课堂”扭转了无视单元表达要素就习作教写作的现状,尝试在单元内构建一个完整的写作学习任务群,通过对标单元表达要素的语文现象发现,践行单元表达要素的写作活动设计,针对单元表
前沿 |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与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文学不仅是语文的精华、思维的结晶,还是审
前沿 | 基于儿童认知特点 指向理性思维启蒙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其在第一学段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解读首先,有利于第一学
前沿 |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具化与实施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更强调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从“教书”到“育人”,由浅入深的学习需要,单元整体教学成为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关键抓手。如
前沿 | 基于系统思维设计低段“梳理与探究”学习活动 重庆小语用“课程育人、儿童立场、系统思维、积极语用”搭建2022年版课标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雾在哪里》一课的教学设计聚焦系统思维,将“梳理与探究”这一典型语文学习活动与单元特点、文本特点相结合,力
前沿 | 源于生活需求的交际语境创设 21世纪的学习观强调学习者应当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雅克·德洛尔)口语交际能力是这样的学习观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体现,是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融的综合表现。一、问题分析:缺乏儿童立
前沿 | 基于儿童立场的可视化学具开发 学具是教学活动中经常用到的道具,通常情况下,它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态。可视化学具,能够进一步为学生提供直接观察、操作的体验,刺激学生的多维感官,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
前沿 | 创设真实情境,实现交际育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也指
前沿 | 微项目进语文课堂,让自主学习自然发生 北师大学者杨明全将项目化学习定义为: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而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析项目
前沿 | 遵循诗歌特点,实现有效“让学” 为了在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标要求,教师需认真解读教材,要有鲜明的文体意识,针对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寻找有效教学的最佳路径。《七律·长征》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
教学 | 《盘古开天地》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余映潮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会学术委员。中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 究专家,创建了全新的 “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教学警语】任何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将预习任务安
教学 | 叙述的角度 张学伟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任职于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全国名校联盟”秘书长。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评委。电影《封神》火了,堪称一战封神!电影中有一
教学 |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编写 曹爱卫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师德楷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杭州市曹爱卫名师乡村工作室、拱墅区曹爱卫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有独到 研究,提出“智趣”
教学 | 《暮江吟》(四上)教学设计 本文为广州市2022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汉字文化跨学科融合育人课程建设与实施”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214022。教学目标:1.会认“暮、瑟”等生字,会写“暮、吟”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教学 | 争做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 一、整体学习目标1.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整体了解故事内容;对故事的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效果等进行研究,感受中国民间故事创作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进行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等练习,重
教学 | 《猎人海力布》(五上)任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会写“猎物、酬谢”等17个词语。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3.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
教学 | 想象眼前景,共鸣心中情 此文系江苏省教研课题“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深度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号:2021JY14- L232)教研成果。教学目标:1.基于色彩和空间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并能有序地描述画面。2.结合背景
教研 | 革命文化主题课文教学设计与评价策略 长期以来,革命文化主题课文的教学都是一线教师的难题。究其原因,是课文中体现的革命精神很难让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学革命文化主题的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容易停留在表面,甚至有时候
教研 | 聚焦插图品词句,梯度练习讲故事 教学目标:1.会认“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利”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运用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 “夜幕降临”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3.
教研 | 读伟人故事 悟爱国精神 树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1.读故事: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借助时空轴厘清事件关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悟精神:品读词句、结合资料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教研 | 品读诗歌情感,体味磅礴气势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2.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知晓单元导读,       
教研 | 品英雄言行 导英雄剧目 教学目标:1.识词语:掌握“斩钉截铁、粉身碎骨”等重点词语。2.讲故事:借助小标题理清课文脉络并简要讲故事。3.感气概:品读英雄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4.悟写法: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并能运用
教研 | 核心素养视域下古典诗词教学路径探索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古典诗词的教学路径,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
教研 | 创新游戏识字,助力幼小衔接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在识字学习上与幼儿园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如识字量猛增、识字方法枯燥、评价方式单一等等,导致学生对识字缺乏兴趣,无法较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如何顺应学生身心特点,与小学识字教学有效
教研 | 发展学习力:单元整体教学的旨归与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实现全民终身学习,对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任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建
集萃 | 与诗词共吟,抚青简飘香 先生,师者,德才兼备者也。遇到先生,是我人生至幸,说到我与先生的缘分,我想有句名言最合适不过,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书籍中相识我口中的“先生”就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认识黄老师是在2020
集萃 | 不忘来路,才能走向远方 “笔墨纵横定乾坤,教育智慧蕴文墨。”翻开《跟着大师教语文》这本书,阅读每一页文字,都是一次探索的旅程。重温这些大师的教育思想,感觉对当下的课程改革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一、教育回归生活,实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