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4年第6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4年第6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通过公共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与维护全体国民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每个民族国家走进现代化的必修课。通过公共教育在社会新生一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使命。从各国教育近代史中,可以看到它们通过公共教育理念和制度建

评论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与实践要义

摘 要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应对时代挑战;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铸就伟大荣光;有助于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严厉反击国家虚无主义错误论调,把

探索 | “两个结合”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

摘 要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所做出的时代回应,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智慧,是“两个结合”的时代产物,彰显了其全人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与此同

讲堂 | 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摘 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对学校立德树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学校肩负着培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人才的重任,需要进一步强化思

样本 | “拨浪鼓精神”引领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

摘 要 义乌“拨浪鼓精神”为东河小学注入新活力。东河小学积极传承“拨浪鼓精神”,发挥地域优势,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引领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培育出“从劳动走向幸福”的德育品牌,引领学

样本 | 乡村小规模学校劳动教育开展:困境与出路

摘 要 开展劳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教育观念转变难、课程建设困难和安全保障不足等现实困境。解决这些问题,可从加强师资培训和队伍

第一线 | 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的校本实践

摘 要 北京市回民学校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深入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多种先进文化融入校园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