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4年第24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4年第24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建设高质量德育体系的双重视野

建设高质量德育体系,一方面要用理性建构的方式来审视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为德育改革提供高质量的蓝图或施工图,其背后必然蕴含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设计思维,必然带有控制性、预定性、标准化、整体

评论 |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需树立系统观

摘 要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个系统工程,需从“大教育观”着眼,深刻把握其系统意蕴。以系统观进行分析,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职责定位、机制建设和条件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

探索 | 新时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价值引领与实现路径

摘 要&nbsp 新时代对家庭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家庭道德教育不仅关乎个人品德养成、社会公序良俗,更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价值引领到行动自觉,通过家庭道德教育主体内在的价值领悟与外在的实践

探索 | 传统家训修德思想滋养新时代青少年家庭道德

摘 要&nbsp 传统家训修德思想为新时代青少年家庭道德建设提供重要滋养。其宗旨在于涵育个人道德,维护家庭生活秩序,并且在日常教化实践中形成了耳提面命、家规惩戒、家风熏陶、仪式历练的路径方法。新时代青

讲堂 | 高质量德育体系“高”在何处?

摘 要&nbsp 德育体系的质量之“高”,可从三个层面加以阐明。第一,其根之深。根脉深则境界高,能否锚定德育本体的情感之根,是判断德育体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第二,其业之志。高质量德育体系既要与教育体

样本 | “小田同学”的形象构建与德育运用

摘 要&nbsp 江苏省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提出“小田”这一符号,并通过对“小田同学”“小田老师”和“小田家长”形象的塑造和运用,成功地将抽象的德育理念形象化,增强了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促进了学生、教师和

样本 | “导航式”德育: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导航

摘 要&nbsp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浙江省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积极开展“导航式”德育,构建“长江红”“小哲人”“励志堂”三个校本德育课程,探索环境浸润式、游戏体验式、走读卷入式等多种德

样本 | “慧·境”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摘 要&nbsp 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维度,将“智慧德育”和“情境德育”一体化的“慧·境”德育课程与智育、美育、体育、劳育充分

第一线 | 实施环保微项目,培育生态大责任

摘 要&nbsp 生态文明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主题。在讲授《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等现实问题。同时,借助环保微项目学习,

第一线 | 技术赋能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摘 要&nbsp 针对资源匮乏、师资局限及技术短板等问题,上海市闸北田家炳小学勇于破局,以跨学科实践活动为抓手,启航“技术赋能下的生活实践课程3.0版”,创新性地设计“从农场到餐桌”主题,紧贴学生的认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