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科学课2024年第6期

湖北教育·科学课

湖北教育·科学课2024年第6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湖北教育》(科学课)前身为《科学启蒙教育》《小学自然教学》《科学课》,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致力于传播科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升全国基础科学教育水平。教育部审定通过的8套全国小学《科学》教材为杂志支持单位。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

目录

卷首 | 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或更要包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在中小学进行科普报告的互动环节,每次都有一些学生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我在云南昆明的一所小学做科普报告,发现有一位男孩特别活

专栏 | 运用GPBL评价量表发展高阶认知的实践

目前教育界开始关注高阶认知的发展,但相关的测评、评价并不多,且测评多以试卷答题赋分的方式进行,与实际课堂教学相割裂,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单独作答。有的测评从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的

专栏 | 基于模型建构促进科学概念发展

模型建构作为科学学习中必备的、关键的科学思维能力之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有大量的体现。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其中,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

专栏 | 小学科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上取得的成就的综合体,是基于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实质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少年儿童生态文明素养的基础是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关

专栏 | 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要形成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科学思维是构成学生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思维型课堂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基于经验事实

专栏 | 搭建多元支架 促进深度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科学安排学习进阶,设计并开展有序递进的

专栏 | 小学科学单元项目式学习设计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整合项目等各种教学方式,推进学生综合知识学习。在三年级“动物的一生”单元教学中,我们尝试在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将教材中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按照项目式学习理念进行

专栏 | 《怎样才省力》教学片段与评析

五年级“简单机械”单元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本单元是按照“总—分—总”的逻辑关系设计的,即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简单机械,再深入了解每种简单机械的性质,最后综合所学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怎样才省力》是

专栏 | 指向跨学科概念“结构与功能”的教学实践

科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要求学生通过核心概念的学习,理解跨学科概念。由于跨学科概念的广泛解释力和迁移性,一线教师特别认同跨学科概念的重要价值。

专栏 | 小学科学类比推理教学策略

思维型教学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构建、自我监控、应用迁移等原理,其教学的核心是思维。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类比属于科学思维范畴,是推理论证中科学推理的一种方法,要求基于事物之间的功

专栏 | 《风的形成》教学片段与分析

《风的形成》是三年级“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这一核心概念中“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的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气占据空间以及热空气会上升的知识,本课旨在唤醒他们的生活

实践 | 思辨助推学生科学思维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辨,能让他们有理有据地思考,帮助他们理性地分析问题,锻炼面对复杂的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进而发展科学思维。一、质疑提问,确立思辨的逻辑起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

实践 | 做自然笔记治疗“自然缺失症”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曾说,儿童群体存在“自然缺失症”,这是一种危险的社会现象。从我们的亲身经历来看此言非虚,“自然缺失症”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感知力不足,观察事物是走马观花式的,缺少照顾动

实践 | 校园笔记的跨学科实践

跨学科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应用迁移,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小学科学课中,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语文、数学和美术等为辅助,可以帮助学生

实践 | “梅花”自然笔记课程设计

电子产品的盛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身体健康和社交技能等都产生了影响,甚至导致他们注意力障碍、认知发展延迟和学习能力下降。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儿童缺少户外活动,导致他们缺乏关注大自然的热情和积极探索自

实践 | 依托棋牌游戏评价学生科学推理能力

研究表明,与电子游戏相比,棋牌游戏在教育意义方面更胜一筹。经常玩棋牌游戏的孩子在数字辨别、计数、线路排列和数字大小比较等方面表现更为出色,经常玩电子游戏的孩子则未观察到类似的积极效果。[1]教育性棋牌

实践 | 媒介视野下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纵观学者对作业的研究

实践 |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围绕核心概念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发展他们对概念的深度理解与应用,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在技术与工程内容中,学生要基于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核心概念的理解,意识到为了实现特定的功

实践 | 小学科学学习支架搭建实施策略

学习支架是指教师教学中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脚手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在教学“运动的小车”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搭建情境、材料、活动、微课、数据等学习支架,唤醒其探究意识,夯

实践 | 串·融·拓:主题情境助力单元作业设计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学习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主题情境具有凸显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统摄单元课时内容的优势。教学中,教师应立足

实践 | 推进模型建构能力螺旋上升的策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建构能力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强调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模型建构能力的

实践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设计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他们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有助于学生

实践 | “我为全家选牛奶”跨学科项目实践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跨学科项目学习,是为了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学习并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

实践 | 着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影子的秘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生在课堂中一系列逻辑问题链的任务驱动与深入思考中慢慢形成的,这要求教师充

观察 | 精准探究材料导热性能

实验原型及不足教材中的“热传导”实验方法是,在等径同长的5种材料棒(木材、塑料、铜、铝、钢)的同一高度处用凡士林粘上塑料珠,将材料棒放入烧杯中,倒入开水观察材料棒上的塑料珠是否掉落并记录掉落时间(如图

观察 | 自制多功能斜面实验仪

关于斜面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把“斜面坡度”与“斜面高度”混淆。究其原因在于,教材中的斜面通过小木块以及木板等进行拼搭,让学生潜意识地认为是通过改变斜面高度来调整斜面。此外,现有的斜面实验装置存在

观察 | 英国科学周活动包的特色与启示

作为英国科学周(British Science Week)期间的活动指南,英国科学协会(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精心设计的英国科学周活动包,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互动性强、教

观察 | 深圳龙华区实现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覆盖

2024年4月19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广东省教育厅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关于

观察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

2024年3月27日至30日,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暨培训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研工作者及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话科学教育新教材、新理念、新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赵占

观察 | 北京八中多举措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节上,北京八中再次被评为科技节优秀组织奖。作为首批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在新背景下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科技活动异彩纷呈。特色课程做“加法”。为让更多的学

观察 | 东莞石排镇实验小学人人能做科学调查

东莞市石排镇有一个风景优美,绿意盎然的湿地公园,那里有很多绿色植物,也有很多蜿蜒前行的小溪。石排镇实验小学善于观察的学生发现,这些小溪的源头是浑浊的,但是流过了一片湿地后,溪水竟然变得清澈了许多。为了

观察 | 济南历城区举办青少年科技节

2024年4月27日,第十六届济南市青少年科技节暨第四届历城区青少年科技文化节在历城二中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节,66所学校参与,2080名中小学生及部分教师参赛,赛项涵盖多个科技领域。本次科技节共

观察 | 浙江-新泽西STEAM教育暨人工智能交流会

2024年4月25日,由浙江省教育厅、美国肯恩大学主办的“浙江-新泽西STEAM 教育暨人工智能交流会”在温州举行。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舒培冬、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等出席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