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学2025年第4期

延安文学

延安文学2025年第4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全国精品期刊,西北首家大型文学期刊。办刊宗旨:??增强现实性、可读性、趣味性。力图办成雅俗共赏的现代期刊。为大西北的大开发、大繁荣鸣锣开道,摇旗呐喊,让世界关注西北,让西北走向世界!?

目录

小说工场 | 断桥会

张子,本名张国华,山东枣庄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十月》《青年文学》《长城》等。 1 陈碧君被李云筱整蒙了。演出一结束,秦凯约她去吃麻辣烫。她很快将妆卸了,洗净脸庞,眉梢也梳理得齐整,而背后的李云筱坐在梳妆台边闷闷不乐。母亲兼师...

小说工场 | 土味直播间

杨耀峰,陕西岐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延河》《飞天》《西北军事文学》等,出版长篇小说《西府游击队》《万家镇轶事》《波光潋滟》等。 一 晏志明还未到家,脑子里就灌满了妻子手机里音量很大的直播带货的声音,像决堤的江水一样哗啦啦紧紧包...

小说工场 | 逆流鱼

赵国洲,江苏灌南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雨花》《飞天》等。 老瓦失踪,杨家桥人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钓鱼时不慎溺水,尸体被水流裹挟走了;二是运河南水北调时,他疯疯癫癫地追逐一群逆流鱼,越走越远…… 老瓦老婆骨朵带着儿子...

小说工场 | 冷枪

张伟东,黑龙江绥芬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芳草》《红豆》《延安文学》《小说林》等。著有长篇小说《风眼》。 一 一路舟车劳顿,杨先生终于到了上海。 在车站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里,英子坐在靠南窗的一张桌子旁,双手托腮,望着窗外。 杨先...

小说工场 | 老陪

杨明,辽宁阜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天津文学》《飞天》《四川文学》《安徽文学》等。 一 前些年,老陪这个名号刚叫响的时候,某一天,段长派专人把一个女人给老陪送了过来。那女人眼泡通红,看来是刚刚把段长给哭烦了。来人说:...

小说工场 | 云朵少年

张香琳,女,甘肃庆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飞天》《山东文学》《湘江文艺》等。出版短篇小说集《千万别出声》、长篇小说《凤城传奇》。 1 袁周率被人围观那天正是中午放学时间,太阳浑圆,光芒暴烈。 “我儿子你随便考!”桂枝扯过袁周率,...

小说工场 | 逃离

苏丽梅,女,福建平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厦门文学》《山东文学》《文学港》等,出版小说集《角色》《回家的路有多远》等。 一 镜子温润如玉,映照出一张沧桑、蜡黄的脸。 林姗姗爱怜地往脸上轻轻涂抹化妆品。连月来的劳累,她...

小说工场 | 摩天轮

程相崧,山东金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作家》《西湖》《四川文学》等,出版小说集《金鱼》。 这次放假回家,母亲说让我到表弟余欢那里看看。她说,余欢来过好几次电话,都问我回没回来。最后,母亲把我的手机号给了他,他又不打,说怕耽误我的...

小说工场 | 蜂巢

霜月红枫,本名杨颖,女,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凤皇天下》《重生》《梦境直播》《水妖》等。 一 陈佳出现时总带着晨雾中的栀子花气息。她爱穿月白色棉麻长裙,蜷曲的发梢像是被天使吻过的羊毛卷,说话时耳垂上轻轻晃动的碎钻,让男人想起了...

西部散文 | 引信工序检查工

金步摇,本名陈梅,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延河》《青岛文学》等。出版长篇小说《寇准》《永葆真心》《社火娃》。 我突然闯进了一个轰隆隆响、油腻腻脏的冰冷世界,站在一堆一堆奇形怪状的铁疙瘩、钢疙瘩、铝疙瘩面前。这世界于我...

西部散文 | 天亦寿吴人

叶梓,本名王玉国,甘肃天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出版散文集《陇味儿》《石湖记》《何以是江南》等十余部。现居苏州。 范成大与枇杷 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在桂林任上。 两年前的农历八月五日,他以中书舍人兼侍讲...

西部散文 | 心底总有一条河

乔林生,陕西延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集《肩上有山》《军旅人生》等。曾获中国新闻奖、冰心散文奖等。 一 是父亲给了我关于无定河最初的记忆和遐想:你妈妈是我在河滩上“捡”的。哪条河?无定河!于是这条似与我不相干的河流,成为我记忆中的一...

西部散文 | 老碗会

孟宪春,陕西渭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山花》《黄河文学》等。出版散文集《梦萌春泥》《田野报春花》。 从周秦汉唐的青铜食器,到明清民间的粗瓷老碗,再到数字时代的短视频符号,老碗会始终是关中人灵魂的容器。它盛着秦川的烈日...

西部散文 | 泥火流光

余继聪,云南楚雄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出版散文集《炊烟的味道》《收藏阳光》等。曾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 村西头的砖瓦窑坍塌那年,我的童年便碎成了满地青苔。前些日子在旧货市集瞥见半截焦黑的泥哨,...

西部散文 | 土地上的宝贝

常红梅,女,陕西宝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延河》《厦门文学》等,出版散文集《陌上花开》《一个女干部的扶贫手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泡 桐 我家门前那块据说亩产两百斤小麦的风水宝地,在那一年突然被父亲种上了泡桐树。...

西部散文 | 渔梁歌钓

戴发利,山东烟台人,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 高踞丹崖山巅的蓬莱阁古建筑群,临海倏然而立,俯瞰黄、渤二海在此交汇。 丹崖山下的海岸,左是一片嶙峋礁石,右是一湾细腻白沙。随处可见三五钓者于礁石、沙滩上执竿而钓。钓至兴处,有人亢然而歌,声飘于海天之...

西部散文 | 星辰照耀郑国渠

王顺利,陕西西安人。作品散见于《新西部》《西安日报》等,曾获中国广播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陕西新闻奖等。 一 “三郎庙”在我们村的正北。“三郎庙”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一个称谓,是新中国成立后泾阳县城西边的一所初级中学所在地。一幢砖木结构的雄...

诗读本 | 故事新歌

补 天 抚摸着女娲始祖亲手铸造的天空 五指的印记仍有亘古的体温 和我一起心跳的西汉水 也在激情澎湃,浪花高举。我知道 它是在替我追忆始祖的神情 那时人世间才刚刚开始 我们的家园有了雏形 对于天空的印象,就是一个岩石的拱棚 当太阳走过时,脚下...

诗读本 | 入林即景

喀纳斯湖望观鱼台 数十人蜂拥的甲板安静下来 游船返程,湖水的伤口继续撕裂 又愈合。他们在山水间摆出的姿态 转化为存储空间的字节 阳光从湖面反射到船舱的天花板 光晕在对侧的舷窗再次反射 色彩层叠的树木之上,山体 裸露坚硬的鳞片。观鱼台 在双层...

诗读本 | 在别处

养在文字里的事物 把含着金钥匙诞生的旭日养在文字里 把破晓的朝霞、泛甜的薄雾养在文字里 把村志所载的河流、沉浮的过往养在文字里 把长颈曲如闪电的野鹤养在文字里 把骨节肿胀如瘤的不老藤养在文字里 把敢于顶撞苍穹的翅膀养在文字里 把吞下整部深渊...

诗读本 | 高原听风

星 空 星星执掌了天空。 让时间变得具体的, 是一颗流星的闪现与退守。 苍穹沉默, 风从未面临险境, 峰峦交换着高处的呓语, 雪自远山奔赴。 黑夜从未来退隐, 但尘世的光芒无处不在。 我之所见, 是一种辉芒代替了另一种, 是高原正在修复深处...

诗读本 | 我们仍在雨中

顶 针 我说的不是修辞手法 而是一种缝纫用具,在母亲的无名指上 白炽灯下发出铜质的光 在我疯跑着度过的童年里 我的母亲,总是伴着哧哧的纳鞋声 一针又一针 那么多鞋底,那样哧哧地叫着 一点也不像钢琴 她怎么可能弹过钢琴呢? 我又为什么会在这时...

诗读本 | 黑夜疗伤

人的影子 树有树的影子,山有山的影子 房子有房子的影子 人也有人的影子 而且影子可以随人移动 人的影子,在太阳下早出 在月亮下晚归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 影子的一生也忙忙碌碌 等一天人死了,躺到土里了 也就没有了移动的影子 但隆起的坟墓有了它的...

诗读本 | 焊接术

风吹麦苗 白羊啃食麦苗,留下蹄印 蚂蚁采摘花蜜,掉进深坑 不可埋怨白羊的鲁莽 更不可责备蚂蚁的贪心 一个曾经受尽绳索之苦 一个现在仍是劳苦之身 我缓慢地驱赶白羊让它多吃几口 又悄悄递给蚂蚁一根麦叶的梯子 我知道我解不掉羊身上的绳索 也救不出...

诗读本 | 于波心 诗二首

遥望落日 我熟悉的虫鸣,仿佛来自地下 喷泉,一下子覆盖我们 黄昏的耳蜗。弯曲的小道 由平静、知足的石板铺砌而成 多年前,有人像我们一样走过 脚印重叠,留下时光的凹坑 两边的树林茂密,翳天蔽日 稀疏的天光落下来,落在小道上 形成灰白的时间光斑...

诗读本 | 张光杰 诗二首

光 星空多么美丽 在夏夜,当我伸出食指 一颗一颗,细数着天上的星辰 我固执地认为,它们 都是从我指尖冒出的光 在人间行走,我还固执地认为 那些绽放的 条形的、椭圆的、卷曲的、舒展的花瓣 是植物递给人世的一束束光 我更固执地认为,大地深处 那...

诗读本 | 冰原 诗二首

闪 烁 我眺望不远处的河流 四十年过去了,那个少年打出的水漂 仿佛还在闪烁着晶亮的轨迹 母亲走了,老屋消失了 少年的身影沉入时间的河底 他能找到我心里呼唤的人吗? 灌木、杂草、坟茔,我和它们 一同站在缓坡上。风赶着波光 去下个集市,我在一面...

诗读本 | 樊德林 诗二首

野旷天低树 你举着满天星辰,独自走入 一场旧梦。旷野无人 只有一叶孤舟,守着渡口 此刻,不说低于树木的天空 只说你,用乌鸦羽翼的黑 在一张白纸上,创造词语 你一直相信 每一个词语的诞生,都预示着 神在人间种下了一个蛊 飞鸟聚了又散,像真相边...

诗读本 | 韩蓉芳 诗二首

秋过若尔盖 秋意慢慢浸染若尔盖草原 落日的余晖依旧温柔 每一束草尖都头顶辉煌 每一个深陷于草原的湖泊都心如明镜 灰鸽或憩或翔 大雁在低空盘旋,在高空鸣叫 尘世之路,兜兜转转 幸而草原为我预留足够的空间 让人生多出辽阔的一部分 在迭部看山 我...

诗读本 | 刘忠伟 诗二首

猫 猫有九命,但几日不见 还是担心它的生死,一只猫说来就来 说走就走,我想起它时 它不知去了哪里,我快要忘掉它时 它又悄悄扒开虚掩的门 朝我喵喵叫,像一枚尖锐的针 扎在我孤独的心上 这种疼,仿佛让我突然活了过来 它温柔地靠近 像一场大梦一样...

诗读本 | 宋紫依 诗二首

一首完整的诗 行驶在兰青高速上 一座座白色大棚像时光一样 匆匆闪过,爱人说 猜猜里面种的什么 我说但愿是鲜花 有粉色的黄色的和紫色的 有人间常见的 也有天上才有的 他说一定有西瓜,就像一个个旅途中的驿站 事实上,在这两个人的远方 无论里面种...

诗读本 | 夏月 诗二首

瓦尔登湖 有一天,我会蓄一潭瓦尔登湖的水 引你走进梭罗的小木屋 点燃三两片油脂松木,把冬日里的炉火烧旺 用印第安粗玉米粉加盐巴,烤上几块面包 待湖边的丁香花树浮上一团墨色 夜幕收紧垂耳兔的短尾和山鹬的羽翼 我就从澄澈的湖心出发,变成一只潜水...

诗读本 | 崖丽娟 诗二首

否 定 把青涩的果实递给我,请相信时间 把懵懂无知的青丝交给我,请相信岁月 把没有答案的问题抛给我,请相信命运 把救命的稻草焚烧,满地尽是骷髅的躯壳 把烛火熄灭,我的脸便黑了下来 你嘲讽的唾沫剥落尊严最后的枷锁 意外获得失重的快乐 苦练咏春...

诗读本 | 钟小狸 诗二首

希望我远行的路长一些 希望我远行的路长一些 还没有出发,就有人担心的那种长 我不戴帽子,不带伞 太阳和云朵都想俯身吻我 我也不带通讯工具 想我的人,会认认真真想我 出发时繁花照看我 抵达时风雪护佑我 唤作鸿雁的鸟,一直在寻找我 这一走或许就...

红色记忆 | 白明善烈士的一组史料

乐亭白明善传[1] 赵通儒 白明善字乐亭,又名雷霆。清涧高杰村人。先世为明朝名吏名儒。尝叹不能为祖先印遗著。祖产衰落,幼时贫寒。高小毕业任乡村小学教师,循循善教,名噪当时。1923年,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创于绥德,入学,不满学校当局,领导学...

红色记忆 | 关于中央军委军事学院旧址的考证

长期以来,延安革命旧址的所有介绍资料,不管是内印的或者公开出版的,都将中央军委军事学院的旧址确定在文化沟。并且认为后来新组成的中共中央党校第四部,也就是原军事学院的旧址。我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工作期间,曾有机会参与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的调查工作,也...

红色记忆 | 陕北老红军、开国上校米富珍轶事

米富珍的祖籍是榆林米家沟,1924年6岁时随家人迁徙到安定县蟠龙区李家崖窑(今宝塔区蟠龙镇姬塔村)。1933年,年仅15岁的他,在安定县经堂兄米秀山介绍参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北红15军团73...

红色记忆 | 父亲与陕甘宁边区师范

一 父亲生前经常给我们讲安塞吊儿沟,说他是在吊儿沟参加革命的,是在吊儿沟当的勤务员。可我们一直不知道吊儿沟在什么地方,也从来没有去过。直到前段时间,经多方打听后,才在朋友的陪同下,走访了吊儿沟。 从安塞城北徐家沟一直向东,走十几公里到沟掌后...

人文陕北 | 陕北大地上的粟特遗痕

作为国史上民族交融的富地,陕北区域留下了许许多多曾经走过这里的少数民族的足迹。粟特人,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闪亮过历史天空的耀眼明星。今天,尽管粟特已不再以一个独立族群的身份存在,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却没有随着自身实体的消亡而泯灭不见。岁月流逝...

人文陕北 | 舌尖上的陕北乡愁

酸粥情怀 在陕北最北县城的东北,隐藏在黄土高原深深褶皱里的一群人,祖祖辈辈流传着一道独特的美食——酸粥。它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和乡土情感。 据老辈人流传,酸粥和闯王李自成有着深深的渊源。当年李自成带领将士准备途经陕...

人文陕北 | 诗里劳山

夹在陕北沟壑纵横的群山里,劳山像残存在老树上的几枚霜色叶片。梢头最高处的一枚,是野猪岭。趋延安过野猪岭宋·晁说之 堑峭十月寒,一步不得整。 如何骑鲸客,来度野猪岭。 遥语谢康乐,尔辈易清省。 宋人晁说之,官鄜州通判,经此,遂赋《趋...

往期杂志

更多